「就是這份東西。」我(羅哥)說,然後唸給他聽:「機器人:80年代美國生產力危機的解決方案⋯⋯由使用者和專家共同討論工業用機器人對美國製造業帶來的影響。」
但是,當我轉頭望著他的時候,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。我猜他是個學者,根本不了解商業世界。
他問:「你說你的工廠使用機器人?」
「對,有幾個部門使用。」我說。
「機器人真的提高了你們的生產力嗎?」
「當然啦。」我說:「我們有⋯⋯呃,」我望著天花板,想著正確的數字。「我想有個部門的生產力提升了36%。」
「眞的,36%?」鐘納問。「那麼你的工廠因為裝設了幾部機器人,就多賺了36%的錢?眞是不可思議。」
我禁不住露出一絲微笑。
「呃⋯⋯不是。」我說。「眞這麼順利就好了!但是,事情沒有這麼簡單。你瞧,只有一個部門的生產力改善了36%。」
鐘納看著他的雪茄,然後在菸灰缸裡把雪茄弄熄了。
「那麼,生產力3並沒有眞的提高。」他說。
我感覺笑容僵住了。「我不太確定我明白你的意思。」我說。
鐘納故意傾過身來,神祕地說:「我問你,在你裝了機器人之後,你的工廠每天能多完成一個產品4嗎?放心,我不會告訴別人。」
我喃喃地說:「呃,我得查一下數據⋯⋯」
「你開除了任何人5嗎?」他問。
我往後靠,看著他,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啊?
「你是指我們有沒有裁員嗎?因為裝了機器人的緣故?」我問。
「不,我們和工會之間有個共識,就是我們不會因為生產力改善而裁掉任何人,我們把員工調去做其他工作。當然,生意不好的時候,我們會裁員6。」
「但是機器人本身並沒有降低你們的人力成本。」他說。
「沒錯。」我承認。
「那麼,請問你們的存貨7降低了嗎?」鐘納問。
我輕笑幾聲。「嘿,鐘納,你在幹嘛?」我問他。
「只要告訴我就好。」他說。「存貨的數量下降了嗎?」
「單憑印象的話,我必須說我猜沒有下降,但是我眞的得查一查數據才會曉得。」
鐘納說:「假如你喜歡的話,就去查查數據,但是如果存貨沒有下降⋯⋯而人力成本也沒有降低⋯⋯再加上假如公司也沒有多賣出一些產品—顯然沒有,因為你們每天並沒有多運一些產品出去—那麼你就不能說,機器人提高了工廠的生產力。」
我覺得好像置身於電梯之中,而鋼纜突然斷裂,我的胃中一陣翻滾。
「是啊,我有一點明白你的意思了。」我說。「但是我的效率是提高了,成本8也下降了。」
「是這樣嗎?」鐘納問,他闔起書本。
「當然啦。事實上我們的生產效率平均超過90%,每個零件的平均成本也大幅下降。現在這個年頭,想要保持競爭力,就必須盡一切的努力,提升效率,削減成本。」
我的酒來了,服務生把我的酒放在我旁邊的桌子上,我給了她五塊錢,等著她找錢。
「既然效率這麼高,你們一定儘可能地使用機器人9了。」鐘納說。
「當然啦。必須如此,否則產品的單位成本就會上升,效率再度下降。不只是機器人如此,對其他的生產資源而言,情況也一樣。我們必須保持高效率的生產,並且維護我們的成本優勢。」
「眞的嗎?」他說。
「當然,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問題。」
「原來如此。」他說,然後他露出微笑:「好了吧!說實話,你的存貨量直線上升,對不對?」
我瞪著他,他是怎麼隢得的?
「假如你是指我們的在製品⋯⋯」
「我是指所有的存貨。」他說。
「呃,這要看情形而定,沒錯,有些地方存貨是很多。」
「而且每件事都落後進度10了。」鐘納說。「你們沒有辦法準時出貨。」
我告訴他:「我承認,我們在如期交貨這件事情上,碰到很多問題。近來,這變成了我們和客戶之間的嚴重問題。」
鐘納點點頭,彷彿他早就料到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 1984 eliyahu m. goldratt & jeff cox著,1996繁體中文版,2001日文版,2006簡體中文版。雖是老書,但經典論點仍歷久彌新,應是重讀的時候了。插圖來源: 2 不必拘泥於機器人,可擴大解釋為設備或方法、電腦系統等。 3 問題出在於「生產力」的定義。羅哥著眼於局部的生產力,鐘納則以銷售為生產力的分子,是整個公司的生產力。4 多了半成品,卻無法製造成產品。更進一步地說應是「能多銷售一個產品嗎?」 5 增加機器人、設備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節省人力(調至其他生產線)嗎?降低了生產力公式中的分母,就可提升生產力。 6 生意必然會有不好的時候,當然也有回復的時候,要思考連生意不好的時候,也不必裁員的方法。 7 這裡所說的存貨是半成品存貨,如註釋4,更近一步的應包含產品存貨。 8 和生產力、效率一樣,是定義的問題,得出不同的結果。 9 常見這現象,既是昂貴或是高效率、省力設備,當然要讓他儘可能地運轉(提高運轉率)。 10 做出設備不足、人力不足、需要更多加班的結論。但顧客滿意度衰退中,能維持既有訂單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