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谈到智慧转型,就不得不说到智能制造,从最初的工业4.0开始概念一直在不断的变化,但不管如何的变化,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,变化的更多的是载体的变化,因为本质需要解决的需求依然是那些需求,而现在手段的多样化算是锦上添花,当然对于有些企业是雪中送炭,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更多的是雪上加霜。
我们先看一张图片。这张图片在我之前的文章:可复制的一条智能制造之路里面谈到过。
左边依次是数据,集成,互联,创新,x。这个x是我加上去的,代表未来不同的场景。
右边依次是价值,价值流,流动,拉动,追求卓越。这是精益5原则,是《精益思想》提出的,现在依然适用。
如果说,最上面几段提出的乱象问题(也可以参考,生个孩子,盖个房子,智能制造乱象一文)缺乏逻辑的实施的时候,其实并未从数据的角度去看智能,而是为了实施而实施。正如最早年的erp实施一样,其实也是从关注数据开始,只是人们太健忘了,总是喜新厌旧而已。
那么数据对应的是价值,这一下就清晰了很多。
集成呢?如何集成,右边对应的是价值流。
互联呢?不正是流动么?怎么流动呢?
创新怎么创新,可以把右边的拉动看成是客户的需求,不管是内部和外部,一下豁然开朗。
这一点其实在博世演讲嘉宾的分享也提到了,而实际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,精益理念的导入是实施工业4.0的基石,对于价值的定义依然是第一步。
而比较起来,动不动就卖软件的一些公司,则显得血腥味太多浓厚了,依靠500强的名头狠狠挥刀,大载一笔,最后留下的确实哭泣的客户。
所以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,不管是如何的软件,如何的框架,如果缺乏了对价值的定义,而单纯的从数据的角度采集,这样的意义并不大,而且缺乏集成使用的数据,本并没有什么联系,这都为数据清洗,以及交互使用带来了更多的麻烦,从而不能够回归到价值定义的原点上来。
事还是那些事,不过载体的外衣却发生了变化,更加数据化,软件化,智能化,这一切是载体最大的贡献值,但是不要忘记了这些的来源是需求的逻辑原点,即上面图形的右边,而非左边。
而同时如上图所示,除了单点的框架之外,我们更需要设计一个更宏观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我们去思考未来,并站在未来看现在,从而反哺于未来。
但是在定义整体框架的时候,我们更注重了当前需求的价值定义,例如qcd之类的,当时往往忽视了本质价值的定义,即人才的育成,这一点在目前众多的所谓工业互联网框架中完全没有被提到,即hr所担负的角色应该是什么,人才育成在未来中又是什么样的角色,这一点才更应该被重视和思考。
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,而是活生生的人,可以learn的人。如果你注意到learn是可以拆解成lean r 的话,那么在lean中可以继续rethink反思的人才是可以真正迎接未来的人,而这或许是可以to future的人吧。
所以可以复制的未来之路就是一条价值之路,是一条人才育成之路,是一条反思之路,同样也是一条原点之路。